20060601 由我跟前搭檔 范 婷所製作的 印度垂死之家"清貧 簡單 愛"系列報導
獲得 扶輪社舉辦的第一屆公益新聞採訪報導 金輪獎
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27706
就來話說從頭...
能夠獲獎,我真的覺得很僥倖,因為那是我跟范 婷第一個合作的專題,現在看起來是個極度不成熟的作品
但後來靜心想想,這是一部最"真"的作品,沒有任何包袱,有的只是一份認真的責任感
2006年八月底到九月初 我跟以前的搭檔 范 婷,去了一趟垂死之家
猶記得溝通採訪困難重重,首先是德蕾莎修女是用窮人的角度去照顧窮人
窮人沒有的她們也沒有,這樣才能感同身受,所以溝通上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
我想,很多人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怕麻煩而放棄溝通了吧!
但我的搭檔范 婷,可不是這樣的人物,只要她想做的,就不會放棄,
也就有這樣的成果!
再一個原因是,德蕾莎修女並不喜歡有媒體去採訪,因為她們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記得出發去頒獎典禮之前,我把入圍的消息告訴帶我們去垂死之家的台灣志工 權自強
他就說 能夠在垂死之家做好志工的工作,那到哪裡去做志工就都可以勝任了,垂死之家是提供志工成長的地方。
再說說為何我覺得很僥倖,因為我當初很怕事,說好聽一點是很謹慎,
因為出發前沒有得到採訪許可,前搭檔又有一意孤行的感覺,
當時的心情是:拍攝者是我,我不喜歡用偷拍的方式,人家既然已經不願意了,為何要強求呢?
這是我當時的心境。
後來還是出發了,經過做志工的體驗,還有輔仁大學神父與修女的幫忙,我們於第四天拿到了採訪許可!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很用心,很努力的用我的雙眼觀察記錄,畢竟那是難得獲得的許可,
透過我的鏡頭,應該可以幫助更多想去垂死之家體驗的志工。
因為目前台灣網路上可以搜尋到的資訊就是權自強權大哥架設的網站
目前也把我們採訪的新聞放在站上,應該可以作為志工前行的功課。
http://www.motherhouse.org/index.php
第一屆金輪獎 電視類報導採訪獎 總共有23個獎項參加,選出入圍作品五件,大愛台就囊括其中兩件
這是另一組入圍同事 胖維與大珮 他們做的是 孟加拉窮人天使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由努斯的故事
在得知彼此都入圍後,看看我們的再看看他們的,我當下真的覺得是他們會得獎
因為就拍攝剪輯文稿上來看,他們真的比較純熟。
所以能入圍對我來說就是得獎了,但後來竟然是我們得,真是不好意思!
不知道別台如何,但我們是彼此善的競爭 互相增上,不影響彼此的情誼。
謝謝同事們在星期五的下班後還來幫我們入圍的兩組加油。
新聞真是一個Team!
如果問我得獎後最想感謝誰或是最想跟誰分享,答案是 我爺爺!
我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天份之外,就是爺爺30年來的鼓勵與不放棄!
從小我就是最異於兄姊妹的孩子,高中大學聯考都沒考上,
爺爺力主高中念私立,大學還考不上就重考,老爸都放棄我了,就爺爺不放棄...
也還好自己當時夠努力,突然茅塞頓開,
符冥冥中讓我考上了大眾傳播系,當時還很不開心,想說念個文學系不是可以改變氣質嗎?
爺爺竟然說;念大傳好ㄚ,以後有出路!沒想到一個老人家居然有這樣先進的想法
自己不夠努力,這個獎來遲了一年,
不過我相信,爺爺如果在天有靈,一定會像遺照那張笑的開懷,然後給我一個大擁抱!
並且會驕傲的跟別人說,你們看吧,我就知道小和會很有成就的!
目前分類:清貧 簡單 愛 (6)
- Jun 09 Sat 2007 02:44
金輪獎
- Sep 29 Fri 2006 08:48
垂死之家 義工 續..
在家會照顧,願意付出,現在想想,好像是個責任
代父親的班照顧奶奶,也覺得心甘情願
因為爺爺奶奶對我有養育之恩
面對垂死之家的病患們,我居然不敢抱抱她們
慚愧!
此行有位網路作家 小眼睛(何献瑞)同行
他的分享 讓我汗顏
他說他在餵食一位老人吃飯,老人作勢不想吃,
他就一直跟老人說 ,很好吃很好吃耶,說著說著,
他吃了一口老人的食物,還跟老人說,真的很好吃...
他說 ,老人不知道是不是賞他面子,吃了幾口,但後來還是不吃了
總之,我佩服他,因為,在我認為,他真的把老人當成家人了
想到自己在家裡,奶奶因為中風,下排假牙我們沒讓她戴
所以吃飯會掉,雖然時時憶念她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但還是不會吃下她吃不完的食物,
甚至在她無理取鬧的時候,會有不耐煩的心情產生
也是很想知道,這些在垂死之家重新找到自己的志工
對於跟自己最親的家人,是不是也如此的犧牲奉獻?
在權大哥的垂死之家網站上看到幾句話
“了解生命的意義很難,但讓生命變得有意義是簡單的“
“是我們需要他們,還是他們需要我們“
不敢接觸,選擇的方式就是逃避
逃去洗碗 擰乾衣褲毛毯
在洗衣區的水池邊,我看到最美的畫面
看到日本人細心仔細的個性
看到歐洲人的熱情大方
洗毛毯是件粗重的工作
雖然我看起來很有用
但在此時 我也不想搶著去體驗
因為真的很辛苦
兩個人分站方形水池的兩側
可能一個不小心腳滑就會滑下去
拉著毛毯(現在是夏天的就如此費力,可想像冬天的毛毯..)的一角
合力喊著 一 二 三 涮進水裡過水
之後細心的日本年輕志工教導拿著毛刷
看看有沒髒物
如果是我 我真的會睜一眼閉一眼,
反正已經過水涮過了
站在人群的最後面看著這幅畫面
日本人的細心仔細 每一條毛毯都是如此的檢查
這樣的涮洗方式 涮個三條 一般的男人 腰都酸了
換人!
換成西班牙的年輕志工
這麼累人的工作,他們在涮洗的過程中
先用英文 one two three
再問我們學 一 二 三
再用日文 egi ni thn
笑的很燦爛!在舊舊的水泥池,黃黃的3200色溫燈光下,
這ㄧ幕 無緣用攝影機拍下,
卻在我的腦袋裡,留下深刻的記憶!
-----
- Sep 28 Thu 2006 09:19
印度垂死之家 義工
2005.8.25(五)
去哪個機構做義工 必須經過修女的面試
這輩子能夠出家為宗教付出
一定是有別於一般人的心智
所以修女們可以從每個星期一三五下午的面談中
將每個人分配到各個需要幫忙的機構
由於星期五的下午才有面談
權自強大哥上午就帶著我們勇闖 垂死之家
先上車後補票
本來權大哥說應該不會那麼嚴格
可是這次卻有被要求看修會發的義工許可證
還好權大哥之前來過
我們就先做了
輔大老師自己分享說
這次的服務學習團真是準備的十分充分
也可說是五星級
在跟別國的志工相處聊天中才知道
我們來 準備了高級的塑膠圍裙 垂死之家裡全是一潑水就溼的布圍裙
我的鏡頭下 外國志工就是一瓶水 短褲 夾腳鞋
由於我們還沒獲得仁愛修會對於拍攝的許可
所以我們決定也來作義工 親自體驗
也許是先前已經看過權大哥提供的片子
當我踏進去垂死之家的剎那 很平常
就跟片子裡看到的一樣
而且神奇的是 沒有醫院裡的那種消毒藥水味
先看到五十個男病患
右轉進去走向一個"信任"的大木櫃
裡面放的全是所有義工的個人行囊
任何一位都可以自行拿鑰匙
然後就是女生病患五十位
接著 我就傻住了...
本來以為自己在家裡照顧爺爺奶奶的貼身把屎把尿洗澡
我"應該"可以很勝任才是
不知從何開始的我,杵在病患中,被一位日本志工叫去
意思是要我拿著水壺與臉盆,幫吃完飯的病患洗手
我做了,一壺水就快倒完了。慘了,該去哪裡補充水啊?
還好仁慈的志工告訴我水去哪裡裝,可是我看到那"池"水,我又傻眼三秒,這樣的儲存方式,乾淨嗎?
想完三秒,只能安慰自己說,怎樣都能活,就按照他們的方法吧
待續...
-----
- Sep 28 Thu 2006 08:13
印度採訪紀實 接續二
2006.8.24(四)
怎麼還是這一天?!
哈哈
印度比台灣慢兩個半小時
而我又是有生理時鐘的人
所以我在差不多的時間就醒了
醒了也沒事做 就躺著休息休息吧
突然門鈴大響 真的是叮咚很大聲
睡在客廳的我們都被嚇醒
後來的時間裡 就有兩位印度男人不時的在我們的廚房裡進出
搞半天 他們在我們的廚房裡
準備早餐給別房的人吃
怪哉!
每個星期四 是德蕾莎修女給志工規定的休假日
所以這天我們也沒辦法去做志工
香港志工 葉培 就安排帶我們去City Tour
拍拍空景,順便認識印度也不賴
心裡想,應該要有正常一點的車了吧
結果..還是一樣的Freeca
這次去掉行李,後方就多了四個位置 大家坐的就舒服了
呵呵,這是心裡安慰
_
_
︱ ︱
上圖是座位表,放行李的位置是兩排直的座椅
我就坐在右後方,下車還要別人幫忙開門喔
就這樣坐了一天...
不過今天的有空調
先去參觀一座教堂 聽說也跟德蕾莎修女有關
比較有印象的就是去胡格利河
就看到介紹過的印度生活,在河裡洗澡 洗米
不過不管男女都在那裡洗,但是不脫衣服
男生是沙龍 女生是沙麗 重要部位都遮著
在那裡洗澡 其實是一種洗滌身心靈的方式 也是跟神接觸的方式之一
今天開始觀察印度人的生活
不敢說我們停留的加爾各答就可以說明整個印度的狀況
印度一直被說成金磚四國之一
可是在加爾各答真是看不出來
看到的都是我們所定義的貧窮 困苦 骯髒
有人當街尿尿
小孩 大人就躺在路邊
看到一個全身脫光衣服的小孩
黑巴巴瘦小的身軀 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我為他難過 也想到自己的姪子
差不多的年紀吧
但命運怎麼這麼不同
-----
- Sep 28 Thu 2006 07:59
印度採訪紀實 接續一
2006.8.24(四)
三台車一路上不只跟彼此賽車
也跟其他車賽車
套一句在斯里蘭卡採訪時
一位師伯的感覺 : 他們彷彿都不喜歡自己的車子前面有車
可以想像了
總算到了一條小街
看起來還算乾淨 不會覺得很恐怖
可是一群人就這樣在這樣的街上 無所適從
飯店呢 哪一間啊 怎麼不趕快進去
???此起彼落,曾經來過印度五次的權自強大哥
胖胖的那位
很忙的在協調 以為會有Lobby的旅館
但什麼都不是 慢吞吞的印度人來開了一扇大門
權大哥跟他們上樓去看房間
到現在為止,還真是不能捉模印度人的做事風格
我們住的這區Park Street是香港志工葉培 幫我們訂的
因為她說這裡比較乾淨也不會淹水
總之,這一天大家就將就著睡了
其實也還好 ,所有的女生 都擠在一間公寓
有一 二 三 四個房間 還有大客廳
我跟Parner很好配合 就睡大地板
還有兩位女教授
一位堅持要睡硬板_就睡在大的飯桌上
一位不願與人共眠_就睡在沙發
印度的第一夜,就是如此!
沒有空調,但是空氣對流的還挺舒服的。
- Sep 28 Thu 2006 07:26
印度採訪紀實初始
2006.8.23(三)背起行囊往印度出發
出發前想想,為了怕在飛機上與空服員溝通的麻煩
索性我預定了飛機的"素食餐"
結果...
大家下次坐新加坡航空的話
請訂"素食餐",超好吃的,真的!
2006.8.24(四)
凌晨抵達了印度加爾各答機場
心裡謹記著 : 不要給窮人錢 包包要小心 女生小心鹹豬手...
黑漆漆的加爾各答機場外
大半夜,真的有小孩走到我們的旁邊 不停的伸手
心想 有車來接總是好的...
此刻,我必須說 來到印度
必須拋掉我們心中對既定概念的想法,也就是拋棄成見
我們總共有23個人
應該會來輛中型巴士吧
結果..
居然是類似台灣的三菱汽車 FREECA
只來三台而已喔
3*7=21 一台車至少要擠七到八人
印度是右駕
前座三個 中座四個 後面是大家的行李
拿著攝影機跟器材 等在最後
還是沒有最好的位置
怕印度人的鹹豬手
同行的男義工 擠在我跟司機的中間
他的大腿還不時卡到司機的排檔桿
剛開始 我覺得跟斯里蘭卡 還有印尼很像
因為車都開很快 也很愛按喇叭
還有 窗全開 沒有空調啊
每位司機都像是一流的賽車手
我們在車上可是驚呼連連
彷彿煞車對他們來說 是多餘的設備
待續...
-----